驗出CCP抗體等於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嗎?

糾纏不清的血中CCP抗體

40歲J小姐去做健檢的時候,驗到血液中有CCP抗體,數值偏高,健檢單位建議她去免疫風濕科求診。她跟醫師說偶爾會在右手小指的遠端指關節(最靠近指甲的關節)疼痛,也會在右手中指的遠端指關節疼痛,天氣變化或變冷的時候,早上起床會有一些手指關節僵硬的情況,不過動動手關節後大概不到三分鐘後就不會再有僵硬感。儘管J小姐的家族中沒有免疫疾病患者,她還是滿擔心自己會不會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畢竟手指的症狀也有兩年了,好像有越來越明顯,而且驗到有抗體的陰影在心中揮之不去。

A醫院的風濕科醫師說:J小姐妳的狀況要考慮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然而在A醫院又做了其他抽血檢驗跟手部X光後,所有檢驗項目包含ANA抗核抗體類風濕因子抗體RF檢驗發炎反應的ESR或CRP等,包括X光,都沒有問題,都是正常的。

不過A醫院的風濕科醫師仍給了J小姐一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建議她使用必賴克廔(奎寧,hydroxychloroquine)治療。

可是使用必賴克廔一個月後,似乎對於關節症狀沒有明顯的幫助,回診時A醫院的醫師開了三個月的處方給J小姐,此時J小姐心裡萌生了一些想法:

「我要一直吃這個藥嗎?要吃多久?我怎麼知道我有沒有比較好?」

J小姐上網做了一些功課後,有點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因為網路上的典型症狀都沒有發生,除了CCP抗體之外的檢驗也都正常,於是J小姐轉往B醫院諮詢第二意見。

B醫院的風濕科醫師說:J小姐妳的症狀就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啊,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會影響遠端指關節。

這時候J小姐陷入了兩難,那麼有CCP抗體會不會以後就變成有類風濕性關節炎了呢?B醫院的風濕科醫師似乎沒有清楚回答這個問題,問診就結束了。

於是J小姐又問了一個家醫科醫師的朋友,家醫科說症狀不是很像。又問了以前常看的中醫師,中醫師說尊重免疫風濕科的意見,血中CCP抗體是有發展成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如果醫師建議吃必賴克廔又沒有副作用的話,就繼續吃。

就這樣J小姐在諸多意見中周旋了兩年,必賴克廔也吃了兩年,她不敢完全停藥,儘管有時候她試著少吃一點,好像也沒什麼差別,再者追蹤CCP抗體也沒有明顯下降,其他抗體一樣是陰性。她已經搞不清楚她到底要不要繼續吃藥,算不算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是說她是別人說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前期呢?

各種不同的見解讓病患無所適從莫衷一是

Image by benzoix on Freepik

CCP抗體可以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嗎?

首先,CCP抗體並不是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必要條件,即使沒有CCP抗體也可以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再者,驗到CCP抗體也不等於是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是靠有沒有CCP抗體來診斷的,還有很多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或一般健康人,也會被驗到血中有CCP抗體。

CCP抗體檢驗是大約在2002年後才廣泛被應用,直到2010年修改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分類準則中,才被列為其中一項參考的依據,換句話說,在2002年前的病患是沒辦法驗血中有沒有CCP抗體的,且在2010年之前也還沒有醫師用CCP抗體來作為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參考。所以十幾年前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時,根本就沒有CCP抗體可以參考。

CCP抗體之所以被納入一個分類準則上的參考依據,是因為在有明顯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的患者中,帶有CCP抗體的患者被醫師確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很高。於是當風濕科醫師發現患者有典型部位的滑囊膜炎時,如果檢驗到血中的CCP抗體,需高度懷疑患者是否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有症狀才診斷免疫風濕疾病的前提,怎樣才算是符合的症狀需要醫療專業判斷。

Image by pressfoto on Freepik

CCP抗體可以預測類風濕性關節炎嗎?

不只是一部份類風濕性關節炎會驗得到CCP抗體,在沒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其他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像是紅斑性狼瘡乾燥症血管炎、免疫性肝炎等等病患身上,大約有不到10%的病患會驗到血中有CCP抗體。

2020年日本京都大學醫療團隊的研究中發現,780位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其他免疫風濕疾病患者中,有33位驗到血中有CCP抗體,比例有4.2%,33位中包括有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硬皮症皮肌炎/多發性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疾病、成人史迪爾氏症、脊椎關節炎等等。

在平均8.9年的追蹤期間內,33位患者中僅有2位被確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就是驗到CCP抗體後在平均8.9間可以預測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大約6%。

同樣是日本京都大學在2014年的另一篇研究發現,一般健康人抽血檢驗中有1.7%的人可以驗得到CCP抗體,所以不是只有被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才會有CCP抗體。

2015年發表的瑞典研究中,有1萬2千多的受試者參與,共247人(約2%)可以驗得到CCP抗體,驗到CCP抗體後三年內,有21位被確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就是三年內帶有CCP抗體預測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大約9%。

以上這些研究都證明有症狀遠比有抗體重要,只是驗到CCP抗體但沒有典型症狀,不能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要預測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也很低。

以目前的科學證據來說,並沒有一個藥物治療可以完美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對於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來說,藥物要用多少劑量,要用多久時間,都還是未知數。

最後許醫師給J小姐的診斷是退化性關節炎,目前吃必賴克廔對於J小姐的症狀似乎沒有幫助,對於想要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沒有證據支持有效。

封面圖片:Image by tirachardz on Freepik

延伸閱讀:

我有免疫疾病,是不是不夠嚴重所以醫生沒有幫我申請重大傷病?怎樣才可以申請?
看醫師該說些什麼?四大重點提醒病友溝通的心法。
我抽血有驗到異常的抗體,需要吃藥預防疾病發生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運動嗎?做什麼運動才好?

對「驗出CCP抗體等於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嗎?」的一則回應

  1. 醫生您好,我因為rf 22(ccp 正常、anti nuclear Ab 40x)醫生開給我藥物治療,因為早上手部有明顯不適,需要幾分鐘才能彎曲、腳後跟膝蓋都有痛,還有起床整個背部疼痛無法起來。
    後來看了兩間醫生,分別開立撒樂和畢賴克屢給我,這兩種都是常用一線藥物,想請問有沒有哪一個更好,更適合長期服用呢?
    (第三間醫生採用文字陳述病況,他則建議不需吃藥持續觀察即可)
    因為自己考慮今年受孕,很怕會有副作用,也不知道多久前停藥最安全,想詢問醫生的意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