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抽血有驗到異常的抗體,需要吃藥預防疾病發生嗎?

門診會遇到在外院或是其他科醫師驗到某種抗體偏高異常的患者,轉介到免疫風濕科來。最常見是ANA抗核抗體異常的,也會有RF類風濕因子抗體異常的,或是有dsDNA抗體、SSA/SSB抗體、ANCA抗體等等。驗到這些之後,外院或是他科的醫師常常就跟患者說:

「你/妳的血液驗出來OOO抗體很高,這代表你/妳有免疫問題,建議你/妳要去看免疫風濕科。」

然後患者就憂心忡忡地來了。

有的病患會說「阿就某某醫生說我有免疫問題要來看你這一科」。

也有病患會說「某某醫生說我什麼什麼抗體高,那是什麼意思?」。

還有病患會很擔心,自己做了很多功課:「我上網查了這個什麼什麼抗體,我是不是就是OOO病,那要怎麼辦?可以治療嗎?」。很多情況是在許醫師抽絲剝繭的問診後,病患沒有什麼免疫疾病對應的症狀,這時候病患又問:

「這樣我需不需要吃藥預防?以後有可能會是OOO病嗎?那個什麼什麼抗體會消失嗎?」

先別擔心得太早,把自己嚇壞了,通常問題沒有那麼糟糕。

預防性給藥是門大學問

所謂預防是指患者目前「沒有症狀」,要減少或避免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件,從現在開始進行的措施。要讓病人吃藥預防之前,醫師與科學家要先回答很多個問題,才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要病患吃藥預防。

用來預防的藥物會不會有很多副作用?

如果長期使用藥物的副作用很多,比計畫要預防的疾病還嚴重,那麼吃藥預防得不償失,可能等到有症狀再來治療才是整體上比較有利的選擇。

預防性吃藥的好處有多少?

要研究預防性吃藥到底可以多有效地預防疾病,經常需要很多受試者且長期的研究,才知道有預防性吃藥跟沒有吃藥預防的人,差別在哪裡。假如要預防的疾病未來五年發生的機率是30%,有吃藥預防的話可以把發生的機率降到5%,這樣預防的效果是蠻好的。但是萬一預防藥物吃了之後,可以從30%下降到25%,這樣還有很好嗎?值得預防吃藥嗎?所以要有科學數據才知道值不值得作預防。

不作預防吃藥的話,發病的風險高嗎?

假如10年後有發病的比例是2%,剩下的98%十年後都還是好好的。預防性吃藥可以讓風險降到0.2%,這樣值得吃嗎?

預防性吃藥的話,要吃多久才能預防?

如果30年後發病的機率是10%,所以藥物要吃30年嗎?如果病人60歲的話,還要預防嗎?假設的病人現在30歲,30年後60歲還沒有發病,60歲之後預防的藥還要繼續吃嗎?以後就不會再發病了嗎?這些問題的答案不知道的話,是沒辦法跟病患說要預防多久的,這麼一來是不是一輩子都要吃藥預防呢?

保持身心平衡,心情穩定,飲食健康,就是預防疾病發生的不二法門。

有不用吃藥的預防方法嗎?

這類問題也經常沒有科學研究的證據可以支持哪種方法會有效。通常很確定的是需要避免可能會誘發病情或是對身體有害的物質,至於生活型態的改變經常是說得到但是做不到的,正因為很難做到所以也很難研究做到之後的長期效果在哪。

抗體未來會消失嗎?

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就是,有些人消失了,有些人沒有消失,聽起來好像沒有回答一樣,但事實的確如此。目前沒有什麼檢驗檢查可以預測未來病患的抗體會不會消失,只能追蹤,等時間證明一切。

多久要再抽血追蹤一次?

多數的狀況追蹤抗體的變化並沒有提供診斷的價值,意思就是醫生已經知道妳/你現在驗得到抗體了,兩年後再驗還是驗得到抗體,這樣跟現在的狀況也是一樣的,並沒有得到新的證據,還是沒有診斷。診斷的重點在於「症狀!症狀!症狀!」,所以追蹤的意義是早點發現症狀可以早點診斷,不過病患通常不知道哪些症狀才是真的跟免疫系統疾病有關的,這時候醫師的專業就是要問得出來,這才是醫師的價值所在。

找到可以信任的醫師才是正解

People photo created by pressfoto – www.freepik.com

找到可以信任的醫師才是正解

希望許醫師這樣解釋之後,對於有抗體但是沒有典型症狀,或是有症狀但是還沒有確診的人,可以有多一點對醫學判斷與決策的理解。

最後請記得,找到你/妳信任的醫師,相信醫師會為了你/妳做最有利的決定,並與醫師合作,這才是醫病關係最重要的事情。會想要害病人變差的醫師沒有幾個,多數的醫師都希望病人會好起來過得健康平安。

延伸閱讀:

喝水都會好?打針都有效?你不能不知道的「安慰劑效應」
什麼是類風濕因子抗體/RF抗體/RA指數?跟病情有什麼關係呢?越高是不是越嚴重?
我的dsDNA抗體陽性有高,所以這樣算是紅斑性狼瘡嗎?
抗核抗體ANA的報告是怎麼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