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與膝關節置換手術前後,該不該繼續使用免疫風濕調節藥物,還是應該先停藥等手術後再考慮用藥呢?相信很多病友在面臨手術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對於外科醫師來說,使用免疫藥物總得擔心病人是否有容易術後傷口感染的風險,但是停藥又得擔心原本免疫風濕疾病發作的問題,到底怎麼樣做最好?
口服免疫調節藥物繼續使用
滅殺除癌錠、雅努麻、艾炎寧、撒樂、必賴克廔、奎寧,一律都可以繼續使用。
打針的生物製劑要算時間停藥
如果有用到打針的生物製劑,手術要排在原本預計要打針的時間的「下一週」,並且本來要打針的時間停用。
比方說恩博在三月的第一週打了兩次,在最後打的那一次的一週後,也就是第二週再安排手術。
比方說欣普尼每四週打一次,3/1打了,下次應該為3/29打針,那麼就是在3/29後的那一週安排手術,並且3/29那天不要打針。
比方說莫須瘤是每六個月打一次,3/1打了,下次應該是9/1打針,就在9月安排手術,但是9/1不要打針。
如果這樣的算數太難,請醫師幫您算。
開刀日往後算14天以後如果都沒有感染或癒合問題,才開始恢復打針。
口服小分子新藥跟打針的停藥方法不同
捷抑炎跟打針的不一樣,停藥七天後可安排手術,恢復用藥的時間同上。
紅斑性狼瘡看嚴重程度由醫師決定
紅斑性狼瘡分嚴重與非嚴重,至於多嚴重叫做嚴重,因為實在太複雜,請交給醫師來決定。嚴重的話建議持續用藥不應停藥,主要是權衡停藥會病情發作,更糟糕。不嚴重的才可以考慮停藥,主要是避免傷口感染或影響癒合。

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要應用美國風濕病醫學會研究結果的建議是需注意以下幾點:
這篇研究的對象是18歲以上,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關節炎、幼年型特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不是以上疾病的患者要應用這個結果,建議需考量其他臨床因素。
這篇研究的證據力並不是非常好,因為目前在進行手術的免疫風濕患者的相關科學研究證據很少,每個研究的設計條件都不同,很難有非常一致的結論。
但是臨床上這方面的問題很多,有很多醫師都希望能夠有個答案,於是美國風濕病醫學會協同美國髖關節與膝關節外科學會,共同研擬這份建議,在缺乏良好證據的部分,就由與會的專家討論並投票表示意見。所以結論滿多是專業意見而非科學實驗的結果。
不過有參考依據總比什麼都沒有好,許醫師也會參考這份結論來提供手術醫師與病人的用藥建議。
如果不是髖關節或是膝關節手術,而是牙科手術、骨折手術、腹腔手術、心臟手術等等,那該怎麼辦呢?目前沒有共識,不是每個問題都有團隊做實驗來回答,沒有科學證據的地方,就交給專家來想辦法囉,專家就是各位醫師們,他們來幫病人想一個最佳方案。
封面照片:Woman photo created by peoplecreations – www.freepik.com
延伸閱讀:
。快速認識JAK拮抗劑-JAKi-捷抑炎、愛滅炎、施覓福
。快速認識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TNFi-恩博、復邁、欣普尼、欣膝亞、類克
。快速認識莫須瘤Rituximab
。我想要有孩子,藥可以繼續吃嗎?

對「免疫風濕患者接受髖關節或膝關節手術,我的藥物或生物製劑該停用嗎?」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