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運動嗎?做什麼運動才好?

你有疲倦感嗎?懶懶不想動?

絕大多數的免疫疾病患者都曾經有疲倦困擾,完全沒有疲倦問題的患者實為少數,那種疲倦感不只是沒睡飽的問題,而像是一種得了重感冒,全身倦怠無力感席捲而來。多數人都經歷過這種疲倦感,也經常合併入睡困難、睡眠中經常醒來、白天嗜睡等等問題。疲倦感也跟病情活性息息相關,容易伴隨疼痛、憂鬱、睡眠障礙等等問題相關。很多病友很想擺脫疲倦感卻不知道該怎麼辦,許醫師與大家一篇研究報告,告訴大家做什麼可能會有效消除疲勞喔!

免疫疾病引起疲倦感讓患者真的莫名好累,並不是偷懶想睡。

有氧運動每週三次每次半小時可望消除疲倦感

丹麥研究團隊在2022發表在美國風濕病醫學會ACR Open Rheumatology醫學期刊的論文,試圖透過有氧運動來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睡眠品質。一共納入38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21位作為對照組,另外17位患者由教練帶領,進行為期六週、每週三次、每次20到30分鐘的飛輪有氧運動。

六週後,在諸多的睡眠品質評量上,有氧運動組與對照組並沒有顯著差異,也就是說做有氧運動六週後沒有明顯改善睡眠問題,卻發現有氧運動在其他面向大有可為。

有氧運動組在六週後相較對照組明顯減少疲倦感,而且進行有氧運動的患者也明顯減少憂鬱的症狀,反過來說,六週的有氧運動帶給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更有活力且更正向開心的生活。

六週的有氧運動明顯減少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疲倦與憂鬱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可以騎飛輪

部分患者一開始都很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完整熬過六週的飛輪課程,畢竟類風濕性關節炎帶來的關節疼痛容易讓病患失去對於運動的信心,讓患者害怕面對高強度運動的挑戰。然而這篇研究顯示幾乎所有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能夠挺過飛輪課程中的高強度運動,六週內並沒有不良反應。這個經驗也讓受試者對於挑戰充滿信心,原來在教練的指導之下,運動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並不是天方夜譚。

為期六週、每週三次、每次20到30分鐘的飛輪有氧運動,有助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減少疲倦與憂鬱症狀。

運動幫助消除疲倦找回自信

許醫師的病友中也有許多免疫疾病患者是舞蹈老師、瑜伽老師、運動選手、健身教練等等,病情嚴重時經常因為疼痛或疲倦造成患者必須暫停或是放棄原本的運動習慣,也相當程度影響他們的運動表現。這種挫折常讓患者失去自我肯定價值,陷入焦慮與憂鬱之中。對於醫師來說,盡可能控制病情,減緩疼痛是當務之急,在病情趨穩之後,鼓勵患者重拾信心,再度投入運動,多半都會看到病友再度恢復昔日光彩,找到生活目標。

六週就有效!長期規律運動更好!

許醫師所分享的這篇研究不只單單強調了有氧運動的好處,還有一個重點是只要「六週」的規律有氧運動,就可以看到有氧運動帶來的正向效果,比慢性處方簽的回診時間更短。意思是只要患者願意投入,把時間花在有氧運動上,運動帶來的效果可能遠勝於藥物在疲倦與憂鬱上所帶來的好處,不只每天吃藥的藥量不用增加,說不定更長期且規律的運動有機會讓病情穩定且藥量減少。

運動是病友自己可以做得到又不用靠藥物就可以改善自身健康的方法!

想動起來又很猶豫,諮詢一下風濕科醫師或復建科醫師,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

不要猶豫動起來吧!為了自己好

因此許醫師要鼓勵病友們,如果你還在猶豫要不要開始運動,或是猶豫自己適不適合運動,請不要想太多,可以的話找個舒服的方法,讓自己動起來吧!在動起來之前諮詢一下風濕科醫師或復健科醫師,哪些運動適合自己,且諮詢專業教練的意見,循序漸進讓自己養成運動的好習慣。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重獲自信與健康。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比較容易有心血管問題嗎?7種降低風險的好方法。
紅斑性狼瘡可以預防嗎?五個方法都做到減少六成機率喔!
免疫疾病患者測驗你這週的疲倦感有幾分?疲倦可以治療改善嗎?
想改善膝關節炎,試試打太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