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研究發現酒精可能會抑制體內的發炎物質,而哈佛大學於2014年的研究發現每天飲酒量介於5-10克間的女性,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最低。於是哈佛大學團隊也想知道,紅斑性狼瘡的患者適量飲酒,是不是也會有好處呢?
喝點酒可不可以?
美國哈佛大學利用1976年就開始進行的美國女性護理人員健康研究計畫(Nurses’ Health Study, NHS)與1989年啟動的NHS II計畫,每四年透過問卷調查女性護理人員的飲酒習慣。於2017年發表在美國風濕科學會的論文中,一共有約20萬4千餘女性參與研究,在追蹤期間發現有244位新發生的紅斑性狼瘡病人。
如果將受試者分成三組:不喝酒組、每天酒精攝取量小於5克、每天酒精攝取量大於5克,結果發現有飲酒習慣且每天酒精攝取量大於5克的女性,發生紅斑性狼瘡的風險較小,有研究統計上的顯著差異。相對於不喝酒組,每天酒精攝取量大於5克的受試者可以將罹患紅斑性狼瘡的風險減少39%。
喝越多越好嗎?當然不是!
5克的飲酒量怎麼算呢?以12度的紅酒來算,100毫升的紅酒相當於12克的酒精。如果以3度的啤酒來算,飲用350毫升的啤酒大約攝取11.5克的酒精。
所以每天酒精攝取量大於5克表示喝越多越好囉?也不是的!雖然酒精會抑制人體的免疫發應與發炎物質,但是過量的酒精反而造成體內細胞受傷,進而誘發了發炎反應。研究團隊發現適量的酒精攝取雖減少血中的發炎物質,但過量反而增加發炎,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中發現每天酒精攝取量在5-10克間可能減少女性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所以研究團隊認為在紅斑性狼瘡的患者飲酒也應該適量而非過量。
過量的酒精反而造成體內細胞受傷,進而誘發了發炎反應。

Food photo created by KamranAydinov – www.freepik.com
紅酒不能喝超過半杯
2017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團隊研究使用滅殺除癌錠(methotrexate, MTX)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果有飲酒習慣的話,喝多少才不至於造成肝功能異常。答案是每週飲酒量140毫升純酒精以下,肝臟發炎的風險與不喝酒的人無異,而每週飲酒量超過210毫升純酒精的話,就明顯增加肝臟發炎的風險。140毫升純酒精的概念,大約是1200毫升的12%紅酒,所以每天約170毫升以下,大概也就是不能超過每天半杯紅酒杯的意思。特別要注意是每天不超過半杯,千萬不能星期一到六沒喝,星期天喝三杯半喔,這樣對健康是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有害的。昨天沒有喝的今天不能累計,每天最多不超過半杯12%的紅酒。
昨天沒有喝的今天不能累計,每天最多不超過半杯12%的紅酒。
喝酒不是禁忌但並不是治療
許醫師個人認為紅斑性狼瘡患者飲酒並非絕對的禁忌,但是要考量的因素還很多。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對象並非紅斑性狼瘡患者,而是非患者的一般族群。研究的目的在於發掘飲酒是否減少發生紅斑性狼瘡的風險,而非證實飲酒可以減少紅斑性狼瘡的症狀或是可以用於治療紅斑性狼瘡。所以病友們如果讀到這裡不要下錯結論,哈佛大學的研究並不是說喝酒可以治療紅斑性狼瘡的意思。
不過目前的科學證據的確指向適量飲酒的習慣可以抑制體內的發炎物質,如果飲酒本身不至於干擾病友的用藥與藥物療效,也不造成病友身體不適,許醫師並不會禁止病友有適量飲酒的習慣。如果參考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或許每天半個紅酒杯的紅酒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醫療團隊是您的隊友
但是!在你/妳拿起酒杯斟酒之前,先問問藥師與醫師,目前使用的藥物是否與酒精有交互作用,可能造成藥物濃度變化而減少療效或增加毒性。所以許醫師強烈建議想要小酌的紅斑性狼瘡病友,跟主治醫師好好討論喝不喝酒這件事,不要因為一時高興害得狼瘡發病喔。
延伸閱讀:
。紅斑性狼瘡也會手腳發麻、四肢無力?狼瘡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紅斑性狼瘡會造成頭痛嗎?狼瘡的中樞神經與精神病變
。免疫疾病患者容易頻尿、尿急、夜尿,改善膀胱過動症的關鍵五招。
。什麼是類固醇脈衝治療?為什麼要脈衝?需要擔心什麼副作用嗎?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喝酒不開車。」「未滿18歲請勿飲酒。」

對「紅斑性狼瘡患者可以喝酒嗎?半杯紅酒會不會太多?」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