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寧/必賴克廔的輝煌歷史,從樹皮變成調酒,再成為免疫風濕科的經典神作。

奎寧—氯奎寧—羥氯奎寧

奎寧,是音譯自Quinine。

必賴克廔,是音譯自Plaquenil這個商品名,商品名是藥廠命名的,而成分是Hydroxychloroquine,中文為羥氯奎寧,hydroxy是羥(讀音同靜),chloro是氯,quine是奎寧。

從奎寧到羥氯奎寧之間,還有一個氯奎寧,想當然爾是chloroquine了。

奎寧、氯奎寧、羥氯奎寧的差別在於副作用,羥氯奎寧最少,奎寧副作用最多,而臨床應用的歷史也是羥氯奎寧最新,奎寧最古老。

醫師與病患習慣說奎寧,只是因為奎寧比較好記得,其實事實上台灣的免疫風濕疾病患者已經沒有人在吃Quinine奎寧了,醫師處方的多半都是羥氯奎寧,極少數是氯奎寧。

羥氯奎寧(必賴克廔)因副作用少,已取代傳統奎寧成為風濕科醫師的主流用藥。

金雞納樹皮是奎寧的原料

天然的奎寧Quinine大約是1820年從金雞納樹(cinchona tree)的樹皮中提煉純化出來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才由化學家透過人工合成。

金雞納樹源自於南美,相傳是秘魯當時被西班牙統治時期,秘魯總督的老婆「欽瓊伯爵夫人」(La Condesa de Chinchón,Chinchón欽瓊是西班牙馬德里市東南方郊區城市)在當地得了瘧疾,求助於秘魯原住民也就是印加人的巫醫,巫醫把某種樹的樹皮磨粉,讓總督老婆喝下去,很快病就治好了。

奎寧早期是從金雞納樹皮提煉出來的。

金雞納樹的樹皮是百餘年前奎寧的原料

圖片來源:由 H. Zell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0672502

當地印加人管這樹叫做Quina,音近雞納,而在19世紀的法國文獻上,法國人叫它Quinquina,讀音就像金雞納,後來便以金雞納樹為名。植物上的學名則以欽瓊伯爵夫人的尊稱,叫做Cinchona。


金雞納樹大家應該不太熟,金雞納樹屬於茜草科,茜草科之下有金雞納亞科、仙丹花亞科、茜草亞科等等,大家最熟的咖啡豆,就是仙丹花亞科之下的咖啡屬,所以咖啡樹與金雞納樹算是堂姐妹喔!

台灣也有金雞納樹

台灣不常見到金雞納樹,如今在南投鹿谷的台大實驗林、高雄六龜、台東山區等地,還有日本據台時期所栽種的金雞納樹。

為什麼南美洲原生的金雞納樹會飄洋過海來台灣呢?這故事要從17世紀說起。

自從17世紀西班牙人發現南美洲有樹皮可以治療瘧疾之後,便由耶穌會的傳教士將這種樹皮粉帶回歐洲治病,當時稱為耶穌會之粉。

到了18世紀末,法國人曾經想要在歐洲種植金雞納樹但沒有成功。之所以會想要種金雞納樹自然是因為有利可圖,隨著歐洲國家在世界上殖民的範圍擴大,遇到瘧疾的機會增加,病人變多自然對藥物的需求也增加了。

在19世紀時南美洲開始盛行種植金雞納樹,但是需求仍在增加。當時將金雞納樹帶離南美的成功典範是荷蘭人,荷蘭人掌控了東印度群島,且成功將金雞納樹種植在印尼爪哇(Java),爪哇日後成為19世紀與20世紀初全球最大的金雞納樹皮生產國,一度掌控了97%的世界奎寧產量,成為東印度最賺錢的產業之一。

身為治療瘧疾的用藥,奎寧的原料金雞鈉樹曾是世界經濟作物。

金雞納樹與他毛茸茸的花

圖片來源:Dick Culbert from Gibsons, B.C., Canada, CC BY 2.0

但是時間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也就是德軍希特勒幾乎佔領了歐洲,日本最後被美國的原子彈丟到投降的那次,德軍佔領了荷蘭,而原本荷蘭人的印尼,則被日軍佔領了。這下子同盟國的英美失去了最大的抗瘧疾藥物來源,在非洲與東南亞打仗的美國人死於瘧疾的不計其數,於是美國化學家們非常積極地開始用有機化學方式合成人工的奎寧,終於在1944年成功,雖然無法挽救戰場上的軍人,但是對於日後的瘧疾防治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日軍雖然佔領了原本荷蘭屬的印尼東印度群島,但那是1942年的事情了,在那之前日本便積極地進行南進政策,想控制東南亞群島,以台灣為南進基地。南進的過程還沒遇到敵人就先遇到蚊子了,光是台灣就有瘧蚊,所以日軍必須能夠自給自足抗瘧疾的藥物,才有南進的本錢。因此日軍一直在研究台灣哪裡適合種植金雞納樹,也曾經在埔里種過但是長得不太好,中間經歷過反覆嘗試反覆失敗的過程,最終在台灣中南部山區找到合適的地方,直到1930年代台灣的金雞納樹皮產量已經是全世界第三大,僅次於荷屬印尼與英屬印度。

日軍為了對抗瘧疾,曾在台灣成功種植金雞納樹供製藥用。

然而隨著人工合成的奎寧取代了由樹皮萃取的奎寧鹼,種植金雞納樹的市場沒落,台灣也就退出了奎寧的輝煌歷史之中了。

樹皮做的藥粉泡酒變成琴通寧

當年英國人將栽種在印度的金雞納樹皮取下,萃取出奎寧鹼製成藥粉後,因為奎寧藥粉實在是太苦了,這時候聰明的你/妳會怎麼做呢?

小時候媽媽都加蜂蜜或是加糖水之類的,也聽過病人家屬會把藥混入食物裡面讓阿公阿嬤吃下去的,但是英國人想的跟我們不一樣,英國人加糖跟蘇打水,變成含糖汽水,來掩蓋苦味。

這種含有奎寧鹼成份的水,稱為通寧水(tonic water),許醫師認為叫做通靈水可能更有魅力一點。

琴酒加上通寧水調成琴通寧,配上冷冽冰塊與檸檬切片,成為夏日清爽調酒。

By NotFromUtrecht – Own work,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8529628

但是喝甜甜又苦苦的汽水還是不夠好喝,而且太不MAN了,上戰場的士兵遇到瘧疾,需要更帥氣的飲料,於是在英國殖民的印度英國人流行把通寧水加到琴酒(gin)裡,變成帥氣的琴通寧調酒(Gin Tonic),變成一種調酒就是MAN,適合阿兵哥或官員休閒時來一杯。琴通寧通常會加上冰塊與檸檬裝飾,又有氣泡飲的感覺,是適合夏天的調酒。爾後因為瘧疾變少,通寧水裡面的奎寧含量就越加越少,反而是糖變多,味道已經比過去甜了。

琴通寧調酒曾是防治瘧疾的飲品

奎寧誤打誤撞成為狼瘡救世主

曾經有醫師提議應該要將羥氯奎寧混在自來水裡,正因為這藥帶來的好處實在是太神奇了。

曾有研究綜合分析發現,有吃羥氯奎寧的狼瘡患者相較於沒有吃的狼瘡患者,可減少狼瘡發作與減少死亡的比率達50%。

在抗磷脂質症候群的患者使用羥氯奎寧,十年內發生血栓的比例為0%,但是未使用的患者十年內發生血栓的為1.14%,統計上羥氯奎寧與減少血栓事件有顯著的關聯。同時在使用羥氯奎寧的患者血液中發現,平均而言抗磷脂質抗體的濃度也有明顯下降。

羥氯奎寧的好處還包括使用羥氯奎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較低,使用羥氯奎寧的狼瘡患者的膽固醇與血糖也比較低。因此羥氯奎寧使用在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患者身上,被認為可能有幾個很棒的功能,包括:

  • 調節免疫功能
  • 減少血栓
  • 減少心血管疾病
  • 減少代謝疾病

羥氯奎寧的好處不勝枚舉,免疫調節只是眾多好處的一部分。

而且羥氯奎寧是少數免疫調節藥物中,在常規安全劑量下,被證實對於懷孕或哺乳都沒有影響,可持續服用以控制病情的藥物。對於體內有SSA/SSB抗體的媽媽,可能有降低胎兒心臟傳導異常的效果

羥氯奎寧在體內代謝的半衰期約6-8週,達到血液中穩定濃度的時間約3-6個月,溫和慢熱的特性讓她不像類固醇一樣療效立竿見影,卻是病友們的溫柔呵護。

苦口良藥百年經典

數百年來,奎寧拯救了無數人免於喪命於瘧疾,並且在瘧疾大幅減少的現代,脫胎換骨成為免疫疾病的救世良藥,她無往不利又老少婦孺皆宜的特性,幾乎成為類固醇之外,免疫風濕科用藥中的經典之作。

延伸閱讀:

抗磷脂質症候群—診斷與治療簡介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治療黃金期嗎?如果我早點看到風濕科醫師早點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會不會比較好?
紅斑性狼瘡患者可以喝酒嗎?半杯紅酒會不會太多?
紅斑性狼瘡可以預防嗎?五個方法都做到減少六成機率喔!

對「奎寧/必賴克廔的輝煌歷史,從樹皮變成調酒,再成為免疫風濕科的經典神作。」的一則回應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