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才會救人,報告不會。

先有症狀才有診斷

許醫師提過很多次,不過似乎現實中有很多狀況跟這個概念背道而馳。在許醫師的觀念中,一般民眾的醫學知識不可能是無中生有的,那些錯誤的觀念來自於錯誤的資訊,錯誤的資訊是如何形塑出來的才是值得檢討的地方。

多數的免疫疾病診斷的概念是:

一、有個符合免疫疾病表現的症狀

二、找不到其他更合理且常見的疾病可以解釋這個症狀

三、找到合理的證據證明這個症狀與免疫系統的關聯

四、依據以上的資料將病症加以分類或診斷

其中在第三點的部分,就是目前免疫疾病在診斷上最麻煩的地方。要怎麼證明這些不舒服跟免疫問題有關?

其中一個目前最方便簡單的方法就是用「血液檢驗」來發掘患者體內異常的免疫反應,另一種方法則是透過病理切片來確定在患部的組織中有免疫系統侵犯的證據。

診斷免疫疾病的順序是從1到4,首要條件就是要先有1,先有符合免疫疾病表現的症狀。如果症狀不符合,就沒有以下的二三四。所以沒有靠抽血診斷的,沒有就是沒有。也許血液中有什麼特殊的反應可以讓我們懷疑是某某疾病,但是光是血液中的異常不足以確診。

許醫師還是時常遇到患者來求診就說:「醫生我想抽血驗驗看我有沒有OO疾病。」在詳細的評估後如果沒有對應的症狀,多數的情況都被許醫師勸退。

有症狀是診斷的開端,沒有症狀就算有抽血異常多半也無法診斷免疫問題。

Image by Lifestylememory on Freepik

抽血檢查不是萬能的

不是身上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從血液中檢驗出來。

臉上長了一塊黑斑,抽血有什麼異常嗎?

牙齒掉了一塊,抽血有什麼異常嗎?

眼睛覺得近視變模糊,抽血有什麼異常嗎?

並不是身上的任何一個部位的問題,都會有血液裡面的異常,更多時候是抽血都很正常,但是人有一些不舒服的問題。

血液檢驗是醫師在試圖找證據的一個過程而已,很多時候不見得有什麼發現,血液也不一定可以反應全身上下任何地方的問題。不論是醫師或是患者有相當程度的比例都很依賴各種各樣的檢驗檢查,特別是免疫疾病患者很習慣一定要看到報告才知道自己有沒有比較好,許醫師本人都每次反覆跟患者說:

「如果抽血出來都是正常的,可是你就是覺得不舒服啊,那你是正常還是不正常?」

判讀報告是醫師的專業,並不是有紅字就是有異常,與醫師溝通才是了解病情的方式。

Image by pressfoto on Freepik

許醫師曾經遇到一位咳血一個月的患者來看免疫科,因為她去看了幾個胸腔科醫師都說她的X光片正常,抽血正常。許醫師跟她說:「你記得你這輩子活了好幾十年,上一次咳血是什麼時候嗎?我跟你說,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咳血過。所以咳血怎麼可能會正常!咳血咳一個月怎麼可能正常!一定有哪裡不正常,只是之前的醫師看不出來而已。」

後來這位患者被許醫師診斷出肺部腫瘤,去其他醫院切片診斷是肺癌。

不要一直想要靠抽血檢驗來證明問題,症狀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而醫生才是那個懂得解決問題的人,抽血不能解決問題,抽血抽一百次也不會讓病情好轉。

所以看醫生比看報告重要!醫生才會救人,報告不會。

封面圖片:Image by pressfoto on Freepik

延伸閱讀:
我有免疫疾病,是不是不夠嚴重所以醫生沒有幫我申請重大傷病?怎樣才可以申請?
看醫師該說些什麼?四大重點提醒病友溝通的心法。
免疫風濕疾病讓性生活品質正在惡化該怎麼辦?
相互信任的醫病關係,是病況改善的基礎。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