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脊椎關節炎或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你的家人需要擔心他們也會是嗎?

這其實是很多病友都關心的問題,但是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很長時間的研究觀察才知道。最近有篇很令許醫師感興趣的文章,可以跟大家分享。

在此之前要再次釐清一下:「脊椎關節炎」不等於「僵直性脊椎炎」。

許醫師在說什麼沒看懂,請先看這篇:
僵直性脊椎炎症狀與診斷

僵直性脊椎炎必須在影像上看到薦髂關節雙側二級以上或是單側三級以上的發炎反應,至於級數如何判斷就交給專業的醫師了。如果有典型症狀但是沒有到影像上明顯的變化,通常屬於脊椎關節炎的族群,建議要治療且持續追蹤,往後仍可能惡化到僵直性脊椎炎或出現其他併發症。

上下滑動可以看出正常與僵直性脊椎炎造成關節融合沾黏後X光的差異。

一等親的研究起跑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研究團隊為了研究這個問題,目前正在多個醫學中心收集脊椎關節炎患者與他們的一等親屬,預計長時間觀察這些一等親屬的病情變化,這個研究有機會回答哪些人容易後來出現脊椎關節炎,發生脊椎關節炎的比例有多高,以及預測誰會在未來發生脊椎關節炎。

一等親的意思是指父母子女,而兄弟姐妹是二等親喔!祖父母也是二等親。

納入的受試者為18-40歲,他們的父母中至少一位有脊椎關節炎確診且帶有HLA-B27 基因。這群年輕受試者中,在納入研究時被確診其實有脊椎關節炎的就排除,曾經有其他原因造成背痛問題的也排除。

目前完成一年追蹤的人數有123人,在收案時都沒有確診為脊椎關節炎。72位男性,51位女性,93%為白人,當中65位抽血發現HLA-B27基因陽性,所以大概一半的人有這個基因,還有一半是父母有,但是自己沒有的。

不是每個人都會遺傳到HLA-B27的基因。有基因也不代表就一定會是脊椎關節炎或僵直性脊椎炎。

其中只有18%的人在一開始就有所謂「發炎性背痛」的症狀,多數人都是沒有典型症狀。96%的人腰椎活動度正常,而且幾乎每個人的抽血報告都是發炎指數正常的。

或許一年5%的機率是一個參考值?

一年後,在123位父母之中有脊椎關節炎但是自己還不算是脊椎關節炎的年輕人中,有7位被醫師診斷脊椎關節炎,占5.7%。

7位的平均年齡為26.6歲,其中5位有典型發炎性背痛症狀,這個比例相較於沒有診斷疾病的另外116人高很多(71% vs 15%)。

7位中有3位有著骨點發炎,占29%,而其他人只有3%的人有這種症狀。

最後,7位中有6位是帶有HLA-B27基因,只有1位沒有基因。而在116位沒有診斷疾病的人則是大約一半有基因。

發炎性背痛的特色是休息時反而會痛,特別像是清晨半夜時,久躺久坐後起身有背部僵硬疼痛症狀,活動後反而沒那麼痛。發作時疼痛是越來越痛而不像是受傷引起的突然疼痛。

Medical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 www.freepik.com

做個結論,此研究顯示發生「發炎性背痛」或「著骨點發炎」,以及「帶有HLA-B27基因」的人,是未來可能會比較容易診斷為脊椎關節炎的族群。

症狀與基因是可能的風險因子,發炎指數與影像檢查並不是好的預測指標。

時間將告訴我們更多答案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研究令人敬佩的是,可能要五年、十年甚至更久,才能更完整回答一開始的問題,但是他們願意用時間來投資,為了追求過去一直沒能回答的問題。

研究的主要發現是:

一、如果妳/你的父母之中有一位是脊椎關節炎或僵直性脊椎炎,在你/妳18-40歲這段時間,還沒有確診屬於脊椎關節炎的情況下,一年後被診斷是脊椎關節炎的比例可能是5-6%。(不過這是白人的研究,許醫師自己預期台灣的話應該會比例更低一點,因為我們的HLA-B27陽性基因的人比白人少。)

二、如果這一年間發生「發炎性背痛」,或是發生「著骨點炎」,有比較高的機率會是脊椎關節炎。

三、如果本身帶有HLA-B27基因的話,會發生脊椎關節炎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最後許醫師提醒大家:

  • 如果你本身有脊椎關節炎那麼你的孩子也可以類比。
  • 重點不是抽血驗尿照片子重點是症狀症狀症狀
  • 一直沒症狀請勿慌張

封面圖片:Shirt photo created by wayhomestudio – www.freepik.com

延伸閱讀:

背痛好久了,一直都沒有好,我該看免疫風濕科嗎?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Celecoxib 希樂葆/希骨樂與她的副作用。
僵直性脊椎炎的4種主要藥物治療方式(2020更新)
免疫疾病患者打新冠肺炎mRNA疫苗會怎麼樣嗎?(2021-03-28更新)

9 thoughts on “如果你是脊椎關節炎或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你的家人需要擔心他們也會是嗎?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