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疲倦感與疾病活性有關,治療達到疾病緩解不易疲倦。

我的關節痛稍微好一點,但是人還是覺得好累好疲倦。

疲倦感一直是免疫疾病患者常見的症狀,不只是在乾燥症患者,其他免疫疾病患者也經常有疲倦症狀,但是別人很難同理。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有很高比例有疲倦感的問題,除了影響生活品質之外,疲倦感較高的患者,容易有憂鬱、降低工作能力、以及晨間僵硬的症狀。

然而有部分研究發現,即使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疾病活性下降,也就是說發炎指數下降以及腫痛關節減少,仍有很大一部份患者的疲倦感沒有減輕。

但是如果在早期發病時就治療且反應良好達到疾病活性緩解的程度呢?

疾病活性與疲倦感的關聯

加拿大研究團隊在2021年發表在美國風濕科醫學會的期刊,研究疾病活性與疲倦感的關聯。DOI: 10.1002/art.41499

在1864位發病期間小於12個月的早發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72%為女性,平均疾病活性為中度。其中19%表示有中度的疲倦感,59%嚴重的疲倦感,所以78%的患者呈現明顯疲倦症狀,有疲倦症狀的病友感到疼痛的分數也比較高。

有四分之三的早發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呈現中度到嚴重的疲倦感。

開始治療三個月後,治療反應良好,達到疾病緩解或處於低疾病活性的患者,疲倦感也會跟著改善,而且治療三個月後疲倦感屬於低度的患者,爾後五年有較高的比例會維持在低度或無疲倦的症狀。

意思就是治療三個月後有明顯臨床進步的患者,疲倦感也會進步,且日後不容易感覺疲倦。相反地,治療三個月後仍中度或嚴重感到疲倦者,之後會持續有疲倦問題的比例比較高。

所以早點把疾病控制好,疲倦感容易改善,且可以持續穩定。

疲倦感可能讓你累到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影響生活品質與工作表現

Business photo created by yanalya – www.freepik.com

在疾病緩解初期疲倦感還會慢慢改善

研究團隊也發現,部分病友達到疾病緩解後持續維持穩定控制,則疲倦感從緩解期開始會持續下降,直到緩解期的第六個月達到低點。

意思是治療後三個月若達到疾病緩解,到治療後第九個月,可望為平均疲倦感最低點的時候。臨床的意義是疲倦感的進步可能比發炎指數及關節腫痛的進步更慢,大約在開始治療後九個月達到最穩定的時候。

反過來說,一直沒能達到疾病緩解,特別是處於中度與嚴重的疾病活性,容易持續有疲倦症狀。所以這篇研究也證實了疲倦感與疾病活性有明確的關聯。

疲倦感的改善可能到治療後第九個月最好,在第三個月時進步最明顯。

解讀研究結果時,許醫師需提醒一點,加拿大的研究結果不表示達到疾病緩解的患者不會有疲倦問題,也不表示有中重度活性的患者都有疲倦問題,但是有疲倦症狀的比例的確與疾病活性有關,達到臨床疾病活性緩解與減少疲倦症狀相關,且持續穩定緩解的患者其疲倦症狀會慢慢下降到治療9個月後達到平均的低點。

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而言,看似輕微的發炎也是會慢性傷害關節的。

Wood photo created by kotkoa – www.freepik.com

小火慢燉還是會熟的

很多醫師都會比喻「關節發炎」就像火在燒,最理想的狀況是把火撲滅,而不是留下微弱的溫火卻不理他,溫火即使不痛不影響生活,其實是一點一滴在消耗身體的健康。想當然還在燒的大火就更應該積極控制,與醫師合作治療。

封面圖片:Water photo created by tirachardz – www.freepik.com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治療黃金期嗎?如果我早點看到風濕科醫師早點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會不會比較好?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少量喝酒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達標治療
免疫疾病患者測驗你這週的疲倦感有幾分?疲倦可以治療改善嗎?

對「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疲倦感與疾病活性有關,治療達到疾病緩解不易疲倦。」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