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退化除了止痛還有別的辦法
很多膝關節炎的病人以為這種關節炎就是關節退化與老化的疾病,既然我們只會越來越來,膝關節炎就只會越來越嚴重,只能吃止痛藥過一天算一天,以後就是換人工關節,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了。
這樣想是大錯特錯了,膝關節炎其實是有方法可以減輕疼痛,甚至減緩關節病變,保養膝關節讓它的功能更好,陪伴我們更久。其中最重要的也最有效果的方法之一,就是「減肥」,特別是對於已經有肥胖問題的人,減重倒是一個對身體好又可以保養膝關節的方法,一定要努力看看。
肥胖容易發生膝關節退化
肥胖是膝關節炎很重要的風險因子,肥胖的人比正常體重的人更容易有膝關節炎的問題,體重上升會增加發生膝關節炎的機率。所以肥胖的人有膝關節疼痛的比例比較高,而減重可以有效下降膝關節炎的發生率,減少疼痛。
關於肥胖會引發膝關節炎的原因,目前主流的理論有兩個部份。
一是肥胖會造成膝關節外翻且增加膝關節負重,長期下來導致膝關節內側磨耗,關節間距縮小,關節軟骨受損,而有關節發炎且疼痛的症狀。

另一部份是科學家發現,一樣是體重增加,長肌肉跟長肥肉對膝關節的影響截然不同。當然是長肥肉的人會增加膝關節炎的機率,長肌肉反而跟軟骨增厚有關。長肥肉的人,膝關節軟骨比較容易變薄或受傷,就比較會關節發炎。所以重量不是唯一的原因,肥肉很可能也有影響。
脂肪細胞容易引起發炎
那麼肥肉怎麼影響發炎呢?研究發現脂肪細胞會分泌一種叫做「瘦素」(leptin)的發炎物質。關於瘦素與肥胖的研究大多是在老鼠實驗中發現的,如果用人為的方式消除胖老鼠體內的瘦素,胖老鼠就比較少發生退化性關節炎了,顯示不只是胖的問題,脂肪細胞分泌的瘦素很有關係。
此外,脂肪細胞也不只會分泌瘦素,還會分泌其他發炎物質的前驅物,這會使人體對於疼痛比較敏感,也就是肥胖的人可能比較容易感覺疼痛,減重後疼痛感可能就變得不明顯囉。
減重不只是減少負重,還可以減少發炎物質,減緩疼痛。
減肥是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可是肥胖、膝關節炎、疼痛、不運動,四個問題簡直就是惡性循環,打破惡性循環除了止痛好讓患者的生活功能暫時回到正常外,長期的保養首推「減重」。減重的方法大家都耳熟能詳也了然於胸,自然就是飲食控制與運動了。

雖然減重不是一件說減就減那麼簡單的事情,但是減重對於減少膝關節炎的效果有多好呢?說出來會嚇一跳喔!根據美國的研究,女性減少2個BMI且持續維持十年左右,發生膝關節炎的機率就可以減少一半。舉例來說,小花今年40歲,身高160公分,體重77公斤,BMI為77除以1.6後再除以1.6,即BMI是30,這樣算是肥胖了。當小花今年將體重從77公斤減到72公斤以下後,BMI剩下28,持續維持在72公斤到她50歲的話,將來發生膝關節炎的機會就減少一半了,其實是相當划算的啊!
女性減少2個BMI維持十年左右,可以有效將發生膝關節炎的風險減少50%
少數研究發現減重不只是減少膝關節疼痛,也會延緩膝關節退化變形的速度,減重成功的人以後要開刀換膝關節的比例也會變少,更重要的是生活品質還會改善,是一舉數得的好處。

Designed by macrovector / Freepik
我們都知道減肥不簡單,少吃多動但是知易行難,行難還是要運動,畢竟長期維持健康的身體,本來就是一件要有毅力的事情,今天不健康的身體,是過去好多天忽視健康生活所造成的,不能總想著一天就可以解決問題。減重是目前治療膝關節炎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而且成效非常好。最健康的減重方法,需要飲食控制與運動同時進行,其中包含熱量估算,以低熱量高纖維食物取代高熱量食物,均衡飲食並攝取足夠水分,還有個人化的運動計劃,當然也還包括如何克服心理障礙、工作與時間的分配等等,不是一個用意志力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習慣養成,但是起心動念跨出第一步,是唯一往健康前進的可能。
封面照片:Woman photo created by rawpixel.com – www.freepik.com
延伸閱讀:
。最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從手的關節炎開始
。天氣變差關節都知道,什麼道理?
。小腿腫起來,蹲不下去,怎麼辦?

對「減肥超有效,減重兩公斤就可減輕膝關節退化發炎機率?」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