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E、抗體與張子文教授

什麼是抗體?

人體中有非常多種類的免疫球蛋白,英文為immunoglobulin,簡稱Ig。根據不同型態,可以加以分類,常見的包含IgA、IgG、IgM,以及本文的主角IgE。免疫球蛋白Ig是人體的免疫細胞所生產,用來攻擊破壞病原體,所以打流感疫苗後,免疫系統會發展出攻擊流感病毒的免疫球蛋白,更令人熟悉的說法,是產生對抗流感病毒的抗體,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抗體,就是一種免疫球蛋白,成分是蛋白質。

IgE是眾多抗體的一種

有了這個概念後,IgE就是身體裡面眾多抗體的一種,目前研究認為IgE可能是免疫系統用來攻擊寄生蟲的抗體,但是除了攻擊寄生蟲之外,IgE在身體裡面還能引發過敏、氣喘以及蕁麻疹的反應,當這些反應變成危害生命安全的症狀時,阻止這些反應發生就變成治療的選項之一。

誰是張子文?

現職於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的張子文教授,發明了中和IgE的人造蛋白抗體omalizumab,並成功讓omalizumab上市可以應用於臨床治療上,是台灣生物醫學界相當重要的學者。

張子文教授出生在桃園,就讀清華大學化學系,在清大得到碩士學位後,26歲時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從事生物化學相關研究。1977年獲得哈佛博士學位後,在業界累積約十年經驗,於1986年在美國成立Tanox公司,留在美國工作從事生物科技研發。在Tanox公司期間,張教授成功研發出可以中和IgE的人造蛋白抗體omalizumab,並協同醫界進行全球多中心大規模藥物試驗,證明了omalizumab在中重度氣喘病人的療效,使得omalizumab在2003年成功被美國FDA核准上市。爾後,omalizumab也發現在過敏性鼻炎與慢性蕁麻疹都有療效,在慢性蕁麻疹的療效上也獲得美國FDA核准。張教授也因為此項新藥的發明,獲得多個獎項肯定,成為少數能在生物科技上大放異彩的台灣人。

IgE的作用

體內的IgE可以簡單分成兩類,一類是在血液中抽血驗得到的IgE,另一類是抽血驗不到,而是附著在肥大細胞上的IgE。當抗原或是過敏原與肥大細胞上的IgE結合,會刺激肥大細胞釋出組織胺,組織胺在皮膚上會產生發癢的膨疹,像是被蚊子叮到一樣;在呼吸道上會讓小氣管收縮,產生氣喘;在血管壁上會造成血壓下降。

血液中的肥大細胞
在血液中的肥大細胞 (圖片來源:wikipedia)

Omalizumab如何有效

Omalizumab是如何達到療效的機制並沒有被完整的研究清楚,但目前已經發現到的是,omalizumab會去中和血液中的IgE,讓血液中有活性的IgE減少,當組織中的肥大細胞感知到血液中的活性IgE減少的時候,肥大細胞會變得比較穩定,比較不會釋放組織胺,簡單的想就是肥大細胞會變得比較乖巧,不容易被刺激而活化,也就比較少釋放組織胺了。這個方法並不像是吃抗組織胺去中和組織胺的效果,也不像是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藥物去減少免疫細胞的活性,而是單純針對中和血中的IgE,來達到馴服肥大細胞的效果。至於為什麼血液中的活性IgE減少,肥大細胞就會變得比較乖巧,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Omalizumab上市十數年以來,曾經有人質疑是否會因為中和了IgE,造成病人容易有寄生蟲感染,然而在目前世界的公共衛生條件下,有經濟能力使用生物製劑的國家,已經很難得有寄生蟲問題,上市後的研究也沒有出現因為使用omalizumab而容易感染寄生蟲的研究結果。此外,因為omalizumab對其他免疫系統的干擾甚微,出現免疫抑制與感染的風險也很低,算是相當安全的生物製劑。

因為張子文教授的發明,全世界困難治療的氣喘與慢性蕁麻疹病人,過去只能使用更高劑量的類固醇還不見得有效,現在已經可以有機會得到良好的療效,也有很多病人因為開始使用omalizumab而能成功減少類固醇的用量。儘管如此,omalizumab仍算是症狀治療的藥物,未能根治疾病,在減藥或停藥後仍有很高的機會造成疾病復發。雖然無法根治疾病,但是omalizumab所帶給病人的生活品質改善是非常顯著的,也為相關疾病的治療開了另一扇窗,醫學上對於相關疾病的機轉有另一層認識之後,更新的治療正如雨後春筍般進行中,omalizumab等於讓生物製劑進入過敏與其相關疾病的領域,未來更新更好的治療已近在咫尺。

封面照片:Designed by Freepik

延伸閱讀:

蕁麻疹一直發,還有藥醫嗎?
慢性蕁麻疹是過敏還是免疫異常?
不新鮮的海鮮就過敏,新鮮的不會?
我是對食物過敏了嗎?

對「IgE、抗體與張子文教授」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