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差關節就痛,關節像氣象台,你知道是什麼道理嗎?

大家有沒有一下雨就關節緊緊、腫腫、痠痠的感覺呢?到底天氣一變差就關節不舒服,有沒有道理?

於此之前,必須先介紹一下壓力與大氣壓力的原理。

在地球上有層空氣層,稱為大氣層,大氣就是包覆在地球外的一層空氣,因為地球引力的關係,附在地球的表面,也就是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

大氣在越高空的的地方越稀薄,越接近海平面的地方越濃密,可以簡單地想,當我們爬得越高,或是飛在高空中的時候,大氣變得稀薄,空氣的壓力會變小。

氣壓下降,密閉空間會膨脹

舉個例子,大家可能會有個經驗,爬山帶包餅乾,在山腳下一切正常,到了山上那包餅乾會膨脹起來,便是因為到了上山氣壓變小,包裝裡的空氣少了外在的壓力,就膨脹了。搭飛機的時候,在機場買的零食,等飛到高空上,常常也發現零食包鼓起來,也是一樣的道理。此外,飛機起飛的時候,耳朵不舒服會耳鳴,也是因為耳朵裡面的空氣壓力與外面的壓力不平衡,外面的壓力變小了,耳朵裡面的空氣脹起來,此時我們會藉著打哈欠或是吞口水,讓耳朵的空氣釋放出來。

所以說在一個密閉的包裝下,遇到低氣壓的時候會膨脹,是因為大氣壓力變小的關係。那天氣變差又跟關節不舒服什麼關係呢?

大氣壓力的變化,關節有感

目前有一個學說,認為大氣壓力的變化,我們的關節是感受得到的。關節是兩個骨頭之間的空隙,有了空隙可以活動,因為要活動必須避免硬骨摩擦,在關節處有軟骨,兩個骨頭的關節處硬骨外包著軟骨,軟骨間有關節液,可以潤滑,減少摩擦力,就像是機車或汽車的機油一樣,可以保護齒輪。關節液被一個膜包住,稱為關節滑囊,這樣可以確保關節液被包起來,不會亂流動,保持關節內的潤滑。於是關節其實就是一個密閉的包裝,被關節滑囊包起來,裡面有關節液。

關節內是密閉空間,氣壓突然變小時可能讓關節變脹而有不適感受。

當關節曾經受傷或是發炎後,關節滑囊會比較敏感,對壓力變化的感覺變明顯,尤其是比較大的關節,像是膝蓋、腳踝或是脊椎。當天氣突然改變的時候,從好天氣一下子變成下雨天,此時的大氣壓是從高氣壓變成低氣壓,於是下雨天或陰天時氣壓是變低的,些微的氣壓下降,會讓關節變得比較腫脹一些些,腫脹的關節就可能讓人覺得緊緊、脹脹、痠痠的感覺,活動起來不是很靈活,過陣子身體找回壓力的平衡之後,關節不舒服的感覺又減緩了一些。所以一直是下雨天或是一直是晴天時不太有感覺,但是天氣變化的那天才明顯有感。

氣象病:氣壓下降,關節比較腫脹,滑囊敏感的人會感受到緊緊、脹脹、痠痠等不適感。
氣壓下降,關節比較腫脹,滑囊敏感的人會感受到緊緊、脹脹、痠痠等不適感。

這種氣壓與關節的關聯目前還是一個學說,科學上仍缺乏足夠的證據來驗證,不過病人的感覺倒是很真實的。每當變天下雨關節不舒服的時候該怎麼辦呢?許醫師建議平時保持運動習慣,有運動習慣的人關節會於壓力變化的調適會比較快,此外關節有緊繃感時,熱敷會幫助放鬆關節周遭的軟組織與關節滑囊,可以緩解緊繃的感覺。洗個熱水澡,泡在熱水裡,甚至是泡個溫泉都會很有幫助。局部關節按摩也是可以的,有助於緩解不適。如果已經有疼痛問題的關節,也有可能在天氣變壞時,有更明顯的疼痛感,許醫師不建議病人忍痛,吃顆止痛藥讓自己舒服一點,同時也試著其他非藥物的方法,例如在冬天溼冷的時候,在家裡準備個暖爐取暖,甚至維持家中的溫度與濕度,都是可以減少不適的方法。

希望以上對大家有幫助喔!

封面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網站

延伸閱讀:

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生物製劑?
乾燥症的病人怎麼會低血鉀?
紅斑性狼瘡患者可以喝酒嗎?半杯紅酒會不會太多?
痛風不只有關節,還影響心臟、腎臟與性生活喔!

對「天氣變差關節就痛,關節像氣象台,你知道是什麼道理嗎?」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