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乾癬、與內科疾病

乾癬是免疫疾病且容易合併內科問題

乾癬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所產生的皮膚表現,這種免疫系統異常的行為不僅僅影響皮膚,也容易影響關節、肌腱、骨骼,長期忽視免疫系統異常所引起的發炎問題,容易使得患者合併出現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或引發肥胖和憂鬱的問題。因此除了皮膚的疾患之外,常見的合併症必須一同獲得治療,才不會顧此失彼。

乾癬除了免疫異常,長期發炎會合併代謝問題與心血管疾病

乾癬對病人生活衝擊極大

根據過去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統計,約有七萬多人罹患乾癬,若以埔里地區人口約10萬推估,約三百多名患者。乾癬患者至今仍多因為社會大眾對乾癬本身的誤解而容易遭受一些不公平的對待,有些人誤以為乾癬是細菌或黴菌感染引起而且有傳染力,其實乾癬不是傳染性疾病,與乾癬患者相處不會因此得到乾癬。有些人誤以為乾癬是因為皮膚清潔不良疏於照顧引起的,其實乾癬患者跟一般人一樣清潔皮膚,卻無法阻止乾癬發作。乾癬因為皮膚可能出現大面積的紅腫和脫屑,或引起皮膚癢甚至刺痛燒灼感,會帶給患者很大的生活困擾,造成生活品質下降,也因為不雅的外觀影響社交生活,極少乾癬患者願意跟親人或友人坦白自己所經歷的困擾,不像是關節疼痛可以大方說出來,乾癬患者可能選擇忽視或拒絕認識乾癬的問題,不願意被標籤化。若非皮膚疾患已經無處可藏或是已經痛苦難耐,許多患者仍未接受合適的治療,長期忽視這個嚴重的免疫問題。

乾癬患者仍有很多人未接受妥善治療,影響社交生活與工作,難以啟齒。

我的家人有免疫疾病,我也有嗎?

典型的斑塊型乾癬皮膚病灶
典型的斑塊型乾癬皮膚病灶

乾癬已經有很好的藥物治療且成效卓越

乾癬的皮膚表現是因為基因加上環境刺激誘發異常免疫功能,所產生的慢性免疫系統混亂,此免疫異常會促使皮膚產生發炎反應,加快皮膚上皮的細胞增生與分化,形成表皮發炎、增厚與脫屑。其中免疫系統中的淋巴細胞及樹突細胞在乾癬的皮膚發炎反應中是重要的啟動者。隨著近年來對於免疫系統的研究越來越深入,醫界發現調控免疫系統對乾癬的治療越來越重要。透過外用藥膏合併口服免疫調節藥物治療,對於中重度的乾癬患者,約有半數以上的患者可望在三到六個月內獲得皮膚面積約一半以上的緩解。而近年來更有生物製劑的發明,對於皮膚症狀已經可以達到患部面積百分之九十至百分之百的改善,不過生物製劑價格昂貴,需符合健保給付條件者才享有健保保障,不符條件者需自費或由商業保險支付藥價。配合醫師處方長期使用藥物控制乾癬,可避免乾癬復發。

已經有很好的免疫調節藥物可以治療乾癬,甚至有生物製劑可以幫助嚴重症狀的患者。

藥物治療應同時治療皮膚也要治療發炎與合併症

免疫調節藥物或生物製劑不僅對皮膚患部有治療效果,對於關節或肌腱症狀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降低發炎反應的同時也會減少合併症發生的機率。乾癬患者應該接受相關合併症的評估,在乾癬診斷初期就篩檢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血症與心血管疾病等內科問題的風險因子,需要藥物介入治療時應儘早接受治療。乾癬的合併症常常是症狀不明顯卻對健康有極大危害的問題,除了醫師本身對患者進行全身性評估與診治之外,患者對於自己生活型態的調整也有助於改善皮膚與內科合併症,例如抽菸就是乾癬患者應該極力避免的不良習慣,油炸食物也應該避免,減少誘發身體發炎的反應,有助於維持健康的狀態。此外,乾癬患者應培養規律運動與規律作息,合宜的運動可以幫助維持免疫系統穩定,甚至減少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從而降低發炎反應的嚴重度。

同時控制內科問題,戒菸與飲食調整,運動並改善生活型態,整體配合可以控制得更好。

目前對於乾癬與乾癬關節炎已經有療效優異的免疫調節藥物,相關的合併症需要病友自身的意識與醫師積極介入,期許有疑似乾癬問題的患者能夠儘早發覺儘早治療,早點恢復健康的生活。

延伸閱讀:

滅殺除癌錠(Methotrexate, MTX)的歷史與葉酸騙子
乾癬的治療2020—非生物製劑部分
快速認識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TNFi-恩博、復邁、欣普尼、欣膝亞、類克
免疫疾病可以打疫苗嗎?要注意什麼?

許伯爵醫師

對「免疫、乾癬、與內科疾病」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