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慢性雙側多發且破壞性的周邊關節發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特別會造成骨關節發炎腫脹以至於關節破壞,嚴重者可導致關節變形,進而造成生活困難或行動不便。主要的症狀是雙側小關節慢性發炎與腫痛,像是手指關節、手腕關節,也可以造成手肘、肩膀、膝蓋、腳踝、甚至腳趾關節的腫痛與發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特色是造成長期關節發炎而導致關節侵蝕甚至變形,讓骨頭像是蛀牙一樣崩壞。少數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會合併肺部纖維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得到心臟血管疾病也比一般人高。類風濕性關節炎從20-70歲都可以發病,主要是30-60歲以女性為主,男性較少但並非罕見。

藥物治療已經可以將類風濕性關節炎控制很好
類風濕性關節炎從早期缺乏治療藥物,到近代已經有多種治療藥物可供選擇,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的患者如果能夠規則複診追蹤,通常可以將疾病控制得很好,不至於影響生活,也有很大的機會能控制到關節不腫也不痛。然而如果是幾十年前的患者或是控制不良的患者,會造成關節活動度變差,在手指或手腕關節的侵蝕會造成抓握困難,不方便用湯匙筷 子,或者打不開瓶蓋、開門困難、擰衣服會痛且無力等等。影響到肩膀可以造成肩膀疼痛、睡覺側臥疼痛、手無法舉高拿東西。膝蓋腳踝的發炎會讓病人行走困難,甚至關節變形嚴重需要靠輪椅代步。少數併發肺部纖維化的病人會以喘或是活動力變差來表現,或是乾咳久久不會好。希望民眾多了解這個疾病,有問題提早就醫,早點發現問題早點治療,可以早期控制疾病,將來的生活跟一般人就沒有差別。
早點發現早點開始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控制得很好,生活與一般人沒有差別。
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須參考症狀、抗體、發炎情形與關節侵蝕證據
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專業的風濕病醫師,以風濕科醫師的診斷為準則。目前臨床診斷多半參考2010年歐美風濕病學會的建議,需要根據病人腫痛的關節位置、數量、以及發病時間,並參考病人抽血的發炎指數,與相關的抗體數值(RF抗體與CCP抗體),來做綜合判斷,也需要看X光片或是超音波有沒有典型的關節侵蝕證據。治療包含使用消炎止痛藥物、免疫調整藥物、急性期合併類固醇藥物,如果長期無法控制且病況嚴重的話,要考慮使用生物製劑。近十年當類風濕性關節炎進入生物製劑的年代,絕大多數的病人都能控制得滿好的。

生物製劑帶給患者更多選擇且更好控制病情
生物製劑是一群新藥的簡稱,簡單說是因為風濕科醫師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越來越清楚,知道有哪些發炎物質可以引起關節腫痛與病變,所以利用一種新的製藥方法,來專門中和掉特定發炎物質的作用,相比於免疫調節藥物是控制免疫細胞,生物製劑更精細的控制細胞所產生的物質,把發炎物質中和掉或是讓細胞不能產生發炎物質,來控制疾病。生物製劑的發明讓更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可以把病情控制得更好,以前使用口服免疫調節藥物還不能控制的病人,一直到生物製劑之後才有新藥可以控制疾病,算是幫助了很多病友緩解病情。
B型與C型肝炎以及結核病應注意且事前預防。
生物製劑雖然比傳統的免疫調節藥物更精準控制發炎物質,但是仍然有可能增加感染症的風險,像是可能增加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或是皮膚感染等風險,比較需要擔心的是B型或C型肝炎與結核病可能會發作。所以在使用生物製劑之前,醫生都會評估病人適不適合使用,有沒有感染風險或是肝炎跟結核病的問題,如果有的話需要事前做預防與治療。
生物製劑需注意病毒肝炎與結核病發作,如有風險應事前預防。
對於已經使用免疫調節藥物仍然無法控制病情的人,使用生物製劑大約十個病人有七個會感受到明顯的療效。有療效的病人有機會可以慢慢減少藥物的使用量,也有機會可以減少類固醇劑量甚至不用吃類固醇。有少部分病人可以單純使用生物製劑,或者是使用生物製劑搭配一種到兩種藥物少量使用,就可以控制病情。健保給付生物製劑的條件需要經過三到六個月的治療評估,使用多種免疫調節藥物後仍然效果不好,才可以申請健保給付。少部分人會考慮自費使用。每種藥物適用的情況需要專業風濕病科醫師評估。
健保給付生物製劑需經三至六個月評估,且經免疫調節藥物治療仍無法控制病情者方具資格,或考慮自費使用。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達標治療
。我的家人有免疫疾病,我也有嗎?
。吃奎寧(必賴克廔)要檢查眼睛?
。脖子痛,也可以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的禍!
病人使用生物製劑以前,以為關節會痛會緊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應該要有的症狀,習以為常。開始使用生物製劑之後,才知道原來可以控制得很好,可以幾乎沒有腫也不會痛,抽血報告也很正常,本來拿不動的東西因為不會痛了比較好拿,走路也比較方便,關節不會痛讓他們生活輕鬆很多,可以做很多想做的喜歡做的事情,大部分病友都很高興有生物製劑可以使用,因為過去幾年來從來沒有這麼好過。醫療的進步可以幫助病人減少痛苦對醫師來說是很值得高興的事情,雖然還不到可以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程度,但是可以改變患者的生活,就是當醫者的意義。

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確診?生物製劑有什麼幫助?」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