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醫師最近滿常遇到患者在診間忍不住落下淚來,不是因為許醫師說了什麼壞消息,而是滿腹的苦楚,淹上了鼻頭,潰堤而出。
一位中年女性Z小姐,第一次來看許醫師,跟許醫師說著眼睛很乾、嘴巴很乾、睡眠不好、多數疼痛、食慾不振、落髮變多,看了很多科都沒有好,懷疑自己有沒有可能是乾燥症,所以找到免疫風濕科來。
復健也做了,止痛藥也吃了,安眠藥也吃了,但是狀況還是一樣。
結果醫師也推來推去,沒有人可以解決問題,家人都不能理解她怎麼了,她覺得心很煩意又亂。
許醫師問了一些症狀的問題之後,像是這樣多久啦,曾經用過哪些治療啊,看過哪些醫師啊,醫生都怎麼說,妳做了哪些努力之類的。接著準備要幫她看看身體上哪裡有狀況。
許醫師其實看到她說起這些不舒服與不愉快的經驗,越說越沮喪,然後說得嘴唇抖動、聲線顫抖,許醫師檢查她的手時,她手心冒汗,末梢冰冷,且指尖微微發抖著。
你願意聽,她會跟你說的
然後許醫師翻了一下她的手,接著問:「妳是做什麼工作的呢?」
「歐,我是在家裡幫忙的。」
「妳是說妳是家庭主婦嗎?」
「也不是,我幫我先生,我先生在做貿易,我在幫忙。」
「所以最近疫情這樣有影響你們的工作嗎?」
「我們最近的狀況不是太好,有點狀況一直在處理。」
「所以這是妳可能睡不太好的原因嗎?」
「也許吧,可能也還好啦,最近有比較好一點,只是我還是一直處在一個壓力下面,因為那天我先生……」
然後Z小姐就再也藏不住了,好像她心裡有一個秘密,很需要出口,她一直含著,即使很苦也一直含著,好不容易現在有個沒有人認識她的地方,可以把這塊苦吐出來。
吐得再也不想藏著自己,眼淚成串地掉,成串地掉。
「不好意思,我們這裡只有這種擦手紙,有點粗。」
Z小姐才回過神來,調整了呼吸。
心裡的苦吞久了會變成身體的苦
「妳其實沒有『還好』,妳承受了很多,妳要慢慢可以放下,慢慢讓自己走出來,妳的壓力一直在影響妳,影響了妳很多。焦慮、緊張、壓力大、睡眠不好,都會影響妳的疼痛,也會口乾舌燥。」
「不管檢查出來是不是真的免疫有問題,但是心理改善了,妳的症狀會好很多。」
後面的故事許醫師開了一些治療焦慮、助眠以及改善症狀的藥物,安排了一些檢查好排除免疫問題。
不過我們都知道,眼前需要治療的,是一顆受傷的心。
延伸閱讀:
。撰文寫誌,所為何事
。喝水都會好?打針都有效?你不能不知道的「安慰劑效應」
。免疫疾病病友們,吃藥吃到懷疑人生嗎?
。免疫疾病患者該選擇哪種方法避孕呢?可以吃口服避孕藥物嗎?

對「眼前需要治療的,是一顆受傷的心。」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