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膀胱過動症?
膀胱過動症是指膀胱過於敏感的一種表現。膀胱過動症患者以女性居多,年紀越長時發生的機會越高。免疫系統疾病中的乾燥症與紅斑性狼瘡是膀胱過動症的風險因子之一,然而有許多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正是膀胱過動症的風險族群,更不知道原來自己的症狀就是膀胱過動症,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讓患者更有自覺,在必要時向主治醫師反應,尋求專業協助。
膀胱過動症四大症狀
如果你經常有想上廁所尿尿的感覺,而這種困擾影響生活品質的程度,那麼你應該考慮是否有膀胱過動症的問題,找專業醫師諮詢。
尿急
尿急是一種突然來的尿意感,超級想去排尿,而且很難抵抗的感覺。
這種感覺是很令人尷尬難堪的感受,容易影響社交生活。
頻尿
一天尿多少次算是頻尿呢?目前的參考次數是超過八次,也就是一天最多八次以內還算是正常。
回想自己每天尿幾次滿困難的,如果你覺得自己經常需要上廁所尿尿,多到自己有點算不清楚,那麼就刻意紀錄一下自己每天的排尿時間與次數,記錄一個禮拜以上,對於醫師評估病況會有幫助的。
夜尿
睡覺時間會一直因為有尿意感想尿尿而醒來,是件很痛苦惱人的事情,睡眠中斷造成睡眠品質不良,隔天精神不好影響工作表現,高齡患者也要擔心晚上起來上廁所可能因為昏暗與精神不佳而導致跌倒意外造成骨折。所以夜尿多的問題會嚴重衝擊生活,建議要積極尋求解決方式。
夜尿每晚超過一次,也就是兩次或兩次以上,就算是明顯困擾的症狀囉。
急迫性尿失禁
有些患者會因為尿急時很難忍住,出現漏尿的情況。一旦曾經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經驗,患者會很害怕膀胱不受控時的尿急感,這也會嚴重影響社交生活,讓患者不想出門,活在羞辱的經驗之中。

Woman photo created by jcomp – www.freepik.com
怎麼會發生膀胱過動症?
膀胱過動症的成因很多,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膀胱的肌肉(逼尿肌)過度敏感,至於為什麼會變得過度敏感就眾說紛紜了。對於免疫疾病患者來說,有個自體免疫抗體可能會影響膀胱肌肉的收縮,造成逼尿肌敏感的症狀,這個抗體是抗第三型蕈毒膽鹼類受體(Anti-Muscarinic 3 Receptor Antibody),在乾燥症患者中有部分患者會帶有這種抗體,也就比較容易合併膀胱過動症。關於抗第三型蕈毒膽鹼類受體的作用先不在這篇文章詳述了。
診斷膀胱過動症仰賴詳細的病史,主要是依照病人的症狀與嚴重程度來診斷,專業醫師需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症狀,常見的原因包括泌尿道感染、攝護腺肥大、膀胱結構性或神經性問題等等,所以通常需要配合尿液檢查以及身體檢查來排除其他病因。
我好像有膀胱過動症該怎麼辦?五種非藥物方法!
診斷有膀胱過動症的患者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透過非藥物方式改善症狀。
一、限制飲水
每天飲水小於1800毫升,大概就是三瓶一般寶特瓶(600毫升)的量,可以幫助減少上廁所的次數。
二、避免咖啡因與酒精
每天會攝取咖啡因的機會很多,包括茶飲、咖啡、可樂、可可,還有甜點中的巧克力也含咖啡因。咖啡因會讓人更想上廁所,酒精也會。已經有膀胱過動症的患者不要跟自己的膀胱過不去,避開生活中的咖啡因與酒精才能救救自己的膀胱。
三、改變生活習慣
目前已知抽煙與肥胖跟膀胱過動症有關,已有肥胖問題者建議減重,戒菸也有助於減少症狀。

Water photo created by user3802032 – www.freepik.com
四、訓練你的膀胱
膀胱過動不聽話,還是有可能可以用大腦訓練他的。
第一步是每天一早醒來先去上一次廁所,接著給自己定下一份小便時程表,根據之前每天要上廁所的次數,比方說10次,那麼扣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平均約1.5小時去上一次廁所,睡前記得也要去上一次。如此一來便有個小便時程表,時間一到不管有沒有想要尿尿,都到廁所小解。
在兩次小解之間如果突然有尿急的感覺,嘗試讓自己盡量坐著,深呼吸,放輕鬆,讓自己想點別的事情分心,並且配合骨盆底肌肉運動讓自己忍住,努力抵抗急迫感。
萬一失敗還是很想解尿,盡可能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讓自己可以優雅地走到廁所去。
不要因為一次失敗而氣餒,繼續維持原本的小便時程表,給自己加油打氣,持續努力。
如果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一週後把小便的時程延長,一般建議延長15分鐘。以此每週將小便時間的間隔拉長,直到每天小便的次數八次以下,不影響生活品質為主要目標。
五、骨盆底肌肉訓練(凱格爾運動)
骨盆底肌肉訓練可以增加骨盆底肌肉強度與耐力,讓患者更有能力抵抗尿急的感覺,改善頻尿、尿急、夜尿與急迫性尿失禁問題。骨盆底肌肉訓練的重點在於持續努力運動且持之以恆,有做運動絕對有幫助,越認真努力的患者效果越好,懶惰是這個訓練的最大障礙。
上網搜尋骨盆底肌肉運鍊或凱格爾運動,可以找到很多教學資料,也可以用關鍵字搜尋應用程式APP,跟著課程持續訓練,研究發現運動骨盆底肌肉的效果可能超過藥物的好處喔!
(使用pelvic floor training也可以找到英文版的APP)

Woman photo created by katemangostar – www.freepik.com
膀胱過動症的藥物治療
如果上述很有幫助的非藥物方法還是無法改善問題,就需要藥物來幫忙了。許醫師的建議是就算需要藥物協助,仍應致力於非藥物方法,兩者可以同時進行並不衝突喔!
應用於膀胱過動症的藥物主要是抗蕈毒膽鹼類藥物,有助於減少膀胱肌肉過動的症狀,不過抗蕈毒膽鹼類藥物有約20%的患者可能出現口乾,約5%患者出現便秘,對於已經容易口乾的乾燥症患者無疑是雪上加霜。
所幸最近在治療膀胱過動症有新藥上市,透過β腎上腺素受體促效藥物,可以與抗蕈毒膽鹼類藥物的療效相當,但鮮少口乾與便秘的副作用。目前在台灣上市的有Mirabegron,需要注意的副作用是約10%患者會引起血壓上升。
困難治療應尋求專業泌尿科醫師協助
如果口服藥物仍然無法有效,可能的治療方式包括膀胱注射肉毒桿菌、神經電刺激法、或藉由手術方式治療。困難治療的情況建議尋求專業泌尿科醫師的協助。
許醫師想藉由這篇文章提醒免疫疾病患者,免疫疾病患者也可能是膀胱過動症的高風險族群,有相關症狀應儘早反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治療。
封面圖片:Food photo created by jcomp – www.freepik.com
延伸閱讀
。乾燥症病友除了眼乾與口乾外,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長期使用類固醇會依賴類固醇嗎?
。嚴重乾燥症,口乾很多年,看舌頭看得出來嗎?
。口乾嗎?這幾招乾燥症病友一定要學起來!克服口乾症教戰守則。

對「免疫疾病患者容易頻尿、尿急、夜尿,改善膀胱過動症的關鍵五招。」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