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善膝關節炎,試試打太極吧!

美國風濕科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與澳洲全科醫師皇家學院(Royal Australian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一致強烈推薦膝關節退化發炎的患者從事的運動—太極。

太極對於膝關節退化發炎有全面性的好處

臨床研究已發現,太極這項運動為於膝蓋有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有助於改善膝關節疼痛症狀、增加靈活度、增進生活品質,並且改善膝關節炎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於睡眠品質與疲倦感都有助益。

想透過運動達到最佳的效果,應當從事足夠的活動量,並且循序漸進增加強度,有人陪同與監督的運動效果會比自己單人運動來得更好

有人監督的運動會比自己單人運動來得更好。

關於太極應用於關節炎的研究很多,綜合多個小規模研究的結論而言,約莫8至24週的太極運動後,可顯著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與功能。而2016年由美國塔夫茨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在美國內科學雜誌(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論文,奠定了各國對於太極的一致推崇。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份研究告訴我們太極有多好,以及需要做多久時間、每週幾次,在多久以後可以達到明顯的療效吧。

美國塔夫茨大學研究團隊在西元2010到2014年間,納入204位病人,其中106位為太極組,98位為物理治療組。太極組需每週兩次、每次60分鐘、持續12週由太極老師指導太極運動。物理治療組則每週兩次、每次30分鐘由治療師指導復健動作,6週後病人在家裡必須每週四次、每次30分鐘自己做復健動作,居家復健6週。兩組患者在12週後比較療效如何。

參加研究的病人們,平均年齡60歲,女性佔70%,BMI約33,平均膝痛病史8年,兩組人馬嚴重狀況差不多。

12週後,太極組的病人在關節疼痛、關節功能、關節僵硬感、病人整體感覺,都有明顯的進步,與物理治療組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但是太極組在心理憂鬱狀態的進步比物理治療組更好。兩組病人在六分鐘步行距離增加26到28公尺,而20公尺步行秒數則減少1.1到1.6秒,簡單說是病人走得更快又走得更遠了除此之外,病人使用止痛藥物的數量也有減少。

從事太極運動12週後,疼痛漸少、功能進步,而且走得更快又走得更遠,甚至改善了憂鬱。

52週後,兩組病人透過持續的太極運動或居家物理治療,效果仍可以持續維持,不會因為時間拉長而漸少。

同時,研究團隊也發現,平均症狀進步20%需要2週的時間,進步50%則需要5週的時間,顯示像是太極或是物理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持續下去,就會有越多好處。

太極是一種同時重視心理與身體的運動

很多病友也會問許醫師關於膝關節退化疼痛的問題,其中一個很常見的問題,也是病友們很關心的問題,便是有沒有可以不要吃藥打針,又可以減少疼痛的方法。當然有的,就是要運動,其中一個最受推崇的方法,而且是有研究證實有效的方法,也就是太極,值得許醫師推薦給病友們

根據研究的結果,想要嘗試透過太極來改善健康的朋友,每週兩次、每次一個小時,持續三個月以上,有可能改善膝關節疼痛,並且可以少吃點止痛藥喔。如果有太極老師教學與監督,效果會更好。如果您也有膝關節炎的問題,像這樣自我重獲健康的方法,絕對值得您試試看喔!

延伸閱讀:

減輕膝關節退化發炎最好的方法是減肥?
天氣變差關節都知道,什麼道理?
最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從手的關節炎開始
小腿腫起來,蹲不下去,怎麼辦?

對「想改善膝關節炎,試試打太極吧!」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