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對病人而言是身體與心靈的衝擊
乾癬是一種對病人來說心理衝擊很大的疾病,因為乾癬侵犯皮膚的範圍可以相當大,從頭皮到腳底,連指甲也不放過,對病人的外在影響很大,許多病友因此出門必須遮掩,穿長袖戴帽子,不敢游泳,不敢與人接觸,怕被發現,又怕被歧視,漸漸失去自信。對許醫師來說,乾癬恐怕比很多其他的免疫疾病對生活品質的影響還嚴重,還有可能合併關節炎、虹彩炎、還有其他心血管疾病。所以能夠將乾癬治好,對病人來說是莫大的幫助,是人生的轉變,也是非常值得醫師努力的方向。
對面積不大程度輕微的乾癬而言,最主要的治療是外用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外用類固醇藥膏
二、外用維生素D藥膏或是維生素D與類固醇複方藥膏
三、外用維生素A藥膏
四、外用免疫抑制藥物calcineurin inhibitor
五、外用保濕藥膏
以上幾種是常見的外用藥物,其中常見的就是外用類固醇藥膏、合併維生素D的類固醇藥膏、保濕藥膏這幾種。外用藥膏都不會是今天擦明天就有效的治療,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有好的作用,所以一天擦不到一次,想到才擦藥的效果非常差。保濕藥膏主要是緩解脫屑與乾癢的症狀,其他的藥膏才有免疫抑制的效果。 乾癬是一種免疫系統攻擊皮膚的疾病,以擦藥來說,病灶可以在沒有擦到藥的健康皮膚長出來,這也是對病人來說比較困擾的地方。但是擦藥的全身性副作用比較小,適合病灶面積小,病況比較輕微,也不太會反覆發作或擴散的病人。
外用藥膏想到才擦的效果很差,需規則使用。
如果面積較大,中度或嚴重程度的乾癬,或是病灶侵犯到很容易被看到的位置造成病人很大的困擾,會考慮全身性的治療,其中包括照光治療與口服藥物,效果全面但可能有些副作用。
乾癬的口服藥物包括:
類維生素A藥物(retinoid)
此類藥物不是免疫調節藥物,對免疫系統不算有抑制性,主要作用是抑制表皮細胞增生分化。類維生素A藥物效果較慢,約三至六個月後效果較明顯。此類藥物不適用於孕婦也不適用於授乳的女性,對於想要懷孕的女性需要停藥至少三年後才適合懷孕。口乾、眼乾、嘴角炎是比較常見的副作用,有些病人會有落髮或是血脂升高的副作用,需要避免特別不適合使用的族群。
滅殺除癌錠(Methotrexate)加上葉酸(folic acid)
滅殺除癌錠是免疫調節藥物,有抑制免疫系統的作用,控制免疫系統不要攻擊皮膚,同時對乾癬合併關節炎也有治療效果。滅殺除癌錠也不適用於授乳女性與孕婦,建議停藥6個月後再懷孕。疲倦、食慾下降或是有腸胃道刺激感是比較常見的副作用,少見的副作用包括感染症機率上升、肝指數上升、或是血球下降,發生率小於十分之一,應定期追蹤抽血監測血球與肝臟功能。葉酸的功能則是用來減少滅殺除癌錠的副作用。
新體睦(cyclosporine)
新體睦也是免疫調節藥物,會抑制免疫系統,控制乾癬,但也同樣會增加感染風險。新體睦較令人擔心的部分是長期使用會有腎臟功能變差的問題,需定期追蹤腎功能並且調整劑量。新體睦也可能造成血壓上升,很少數的病人可能有手抖、毛髮增生的問題,機率小於十分之一。新體睦在孕婦與授乳婦女使用上較為安全,但劑量不宜過高。新體睦與許多藥物容易有交互作用,使用上應主動提供醫師用藥紀錄。
其他像是Apremilast、Hydroxyurea、Azathioprine較少使用於乾癬,但也有報告對乾癬有效。
口服藥物適合中度或嚴重程度病人,有一定治療效果,需注意副作用並規則回診。
乾癬已有生物製劑可有效控制病情
使用口服藥物併用外用藥膏,三個月後半數病友通常可以控制皮膚病灶面積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或是更好,但是仍有病友成效不佳,需要新一代的藥物「生物製劑」來協助治療,可望達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在專業醫師的照顧下,病人能配合定期回診,嚴重的副作用發生機率不高,但效果通常明顯,只不過對病友而言,最好的目標是能夠控制到一點點乾癬都沒有,可是以口服與外用藥物併用的情況下,多半的狀況是控制到很小範圍的病灶,並不至於完全根治。至於生物製劑的確能提供更好的療效,但是所費不貲,也不是根治的治療,一般用在困難治療的患者。
生物製劑效果更好,但所費不貲,一般用於困難治療的病人。
若有乾癬困擾,建議儘早就醫,配合用藥,長期控制,目前已經有很好的藥物可以控制病情,讓病人重新找會自信人生。
封面照片:Drugs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 www.freepik.com
延伸閱讀:
。免疫、乾癬、與內科疾病
。高尿酸血症與痛風是全身疾病
。我的家人有免疫疾病,我也有嗎?
。快速認識JAK拮抗劑-JAKi-捷抑炎、愛滅炎、施覓福、銳虎

對「乾癬的治療2020—非生物製劑部分」的一則回應